由灾难引发的特定群体心理问题及其灾后恢复,一向受到心理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关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群众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问题,强调“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大学生心理问题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不同个体的生理、心理基础及其生活环境,但特定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会对大学生群体心理产生强刺激式的碰撞。这场突发的疫情,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他们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疫情期间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刺激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因为正常学习生活被打乱而出现的心理问题;二是因为缺乏正常社会交往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疫情影响了学生们正常的社会交往,原来常态化的同学聚会、户外远足、走亲访友被按下“暂停键”。有的大学生因作息时间不规律、自我管理能力弱,导致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三是因为影响正常毕业就业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需统筹协调、整体谋划,落实“三全育人”,动员全校老师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画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同心圆,汇聚心理健康培育合力,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老师对接联络,以传递成长关切、充实情感空窗、涵养健康心态、化解心理危机。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积极面对防疫压力
通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微信公众平台积极开展网络宣传,推送和转发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当前的全国抗“疫”形势,接纳自身关于疫情引发的各种情绪和压力,学习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积极面对自身情绪变化,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引导学生摒弃碎片化和非官方化频繁搜集信息,避免灾难化思维,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帮助。
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适时开展心理疏导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四级预警系统的组织作用,在此基础上临时组建了“心理中心-辅导员-学生”工作模式的新冠肺炎心理援助工作小组,以辅导员为基层工作中心,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延时开学期间,继续坚持日常的月报制度,定期汇总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危机情况,针对重点人群,安排专门心理咨询师通过电话、网络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
疫情期间,学校应当密切关注的心理问题易发群体主要有:湖北生源学生;应届毕业生群体;原来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自己或家人被确诊感染或有危重疾病的;特困生群体。针对不同群体,应当采用灵活多样、多维系统的心理疏导途径,如发展优化、预防保健、社会支持等。发展优化是基础性心理服务,预防保健会提高对抗有害刺激的耐受力,二者可服务于全体学生。社会支持指社会关系网络提供的物质精神帮助。
三、完善工作举措,满足疫情期间学生心理需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支持与服务工作,做好情绪调适,消除或缓解因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学生工作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着力于“疫情期间全面强化心理服务,疫情过后注重激活心理潜能”。制作疫情期间心理自助指南,开设“疫情应激反应的自我调适方法”“疫情中如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等心理慕课等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热线联系,谈心交流;思政课教师要开设战疫课堂,加强价值引领;专业老师要利用云课堂等方式进行渗透式教书育人,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心理滋养,共同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待疫情结束后,高校应把学生心理健康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质量体系,落实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投入,完善目标管理、隐患排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如面向全体学生做一次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干预措施;精心设计、集中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团体辅导,尽快抚平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尽快激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内在渴望,帮助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提振精气神,促进其成长成才。
四、结合疫情启示,面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虽然属于个体,但它也是社会的存在、自然的存在,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是对他人生命负责,他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质量,也会影响我们的生命安全和生命质量。我们可以将此次疫情危机,作为教育学生深度思考生命意义的契机,引导他们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成就生命。一方面,我们可以聚焦自然生命的教育,向学生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动物;另一方面,聚焦更高层次的精神生命教育,以白衣天使、人民解放军、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的大爱精神、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为生动教材,让学生在感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正确看待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